Monday, September 03, 2007
《给咖啡加点油》
很久没读书,疏于与书中人安全宁静的心神交流。这是一种什么状态?
自答:这是一种自足到溢、自闭到紧的状态。守真气于头顶足底间,不问苍生,不探鬼神。
那些生长在文字中的触须,那些游离于空白处的情绪都消失了吗?
自答:近乎于此。我更愿意抵达自己能够到达的境界。三维,二维,一维。点是这个世界最强硬的事物,point.当我击中了某个重要的point,我无法再现那个场景,无法回溯那个过程,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此后的精神状态是在上升还是下坠。换言之,平稳。这是一个抑郁症患者难能可贵的痊愈迹象。我无法象很多人那样以与众不同为己任,相反,我要在身上汇聚越来越多的共性。诚如费鲁文在一篇手记里提及,思到思之边境当止步。这何尝不是一种实用的现世哲学,我无需再面对镜中的骷髅,地狱中的穿行,腹中的原子弹,敲诈勒索的录像带,被控制的右眼和肚脐,马桶中的魔咒等等等等。
智慧在男性女性身上有差别吗?
自答:我以前以为,高等智慧是无所谓性别的,诚如瞎子在《佛裂》中所说,难道佛性也分男女吗?事实证明,男性女性是有天然的使命差异的,男性善于扩张、战略性拓展,女性善于守成、战术性绵延。所以,佛教创始人出家之前是有妻有子的,而此前耶稣基督尸骨的出土也证明(只是目前还未形成公论),耶稣也是有妻有子的。未经未历,如何能明世间之情,又如何能称“出世”?
有过出世的念头吗?
自答:岂止有。我去雁荡山旅游时,捡到过一串散落的佛珠;我见过的最英俊的男子是一个和尚……凡此种种,我都认为是我与佛有缘的征兆。只是经历过一些变故之后觉得,大隐隐于市,最好的修行是在此世间,与心爱之人、必爱之人共修共度。
害怕年华老去吗?
自答:并不害怕。有一句诗云:“我老了,你还喜欢我吗?”我以前认为最重要的五样东西现在对我还适用:爱心,智慧,心灵伴侣(或者信仰),家庭,阅历。此五样,并不会随着年龄而褪色,也就是我对于生命的把持不会失守。
此后的目标是什么?
自答:由智慧出发,转向知识的考问,和凡俗情谊的谋求。变成某一领域的专才,对此,我还未到“朽木不可雕”的地步。
如果你要做一年单亲妈妈,你会如何生活?
自答:事实上,我很快就会有这个机会,丈夫很可能要回国创业一年,看回国生活的可行性。而我将和孩子在美国留守一年。我想这一年,我会以孩子和工作为中心,处理一些琐碎事务,把个人的野心和志向暂时包埋起来,做一枚琥珀,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到时候,我的王子要归来,把我吻醒。
为什么以前那么反感陌生人看你的blog?
自答:我在暗房中,一切未准备就绪,并不想把我的私人空间当作大英博物馆。我佩服那些点点滴滴生活细节都可以示人的人,他们在付出自己当明星的代价,然而并没有象明星们那样把知名度换成财富,这是得不偿失的。
为什么要搞这个自问自答?
自答:因为我想说话,在自己的私人领地上,并不担心看到的人“勾起了相思”。偶尔允许自己胡说八道一气,难道不好吗?有些人一辈子都在胡说八道呢。今天是何小竹的一篇访谈和黄集伟的一个篆刻让我有了说话的信心和兴致。